找到相关内容3052篇,用时5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多行善法 福慧双修

    什么争斗呢?原因就是一个字“贪”。因为贪图财色、名利、地位,所以你争我夺,不得安宁。  世间大部分都是为满足“身躯”的享受而产生贪念——吃要吃好的,穿要穿好的。用要用好的;为了这个污臭的身躯,不知造了多少恶业。  为何说身躯?水忏文中有段话:“九孔常流净物,”人身就是一层皮肤包着骨肉脓血。从九孔流出来的,都是屎尿痰涕。大家想想,人身有哪处是干净的?何必为了它与别人斤斤计较,造作恶业?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5953634.html
  • 般若为导 净土为归

    真相,是从两方面告诉我们的。一方面是讲我们的人生和人所依赖的生存环境,这并不光讲地球,三界六道的真相全部告诉了我们,那就是无常、苦、无我、,且轮回。  另一方面,佛讲了一真法界的真相,也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境况,这自然也是般若的范围。如来果地上的境况是怎样的呢?佛在《大般涅槃经》中用了四个字告诉了我们,那就是“常、乐、我、”,和我们凡夫的境界正相反。  我们光看看“无常、苦、无我、”的凡夫境界...

    袁树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0453639.html
  • 从筛法数论看心经

    “相”的,但它的相与其它诸法相又不同,心经说它:“不生不灭,,增不减”。这种类似“筛孔”一样的约束式描绘,旨在强调了“空”的“相”。 “空相”它有对一切法相的“性”有进行筛选的永恒权力,所以“空相”不生不灭,,增不减。  关于上面这一段,数学界纯数论的研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用了“无理加权”来解释类似的“空相”,陈景润当年加权之理尚无寻到。反正,上个世纪的西式逻辑...

    昌迦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1465103.html
  • 当观少女身背后,臭气显露九孔门。

    当观少女身背后,臭气显露九孔门, 如肮脏器难填满,皮饰遮掩亦。——龙树菩萨《亲友书》 对欲界众生来讲,贪执异性比较强烈,此处凭借我们的智慧,男修行者观察女人的身体,女修行者观察男人的身体,就...处以女身为例,说在美女身体的背后,肮脏不堪、臭气难闻,九个孔道[1]暴露在外,流出的净物没有一个可爱的,就如同盛装屎尿的容器。同时,贪欲极其严重,就像无底洞一样,不论享用多少饮食、拥有多少财富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2240876755.html
  • 忏云老法师略讲四念处·五停心观

      “四念处”是破五阴的,也叫破五蕴。在色蕴上说,众生最执著的就是身体,一方面是对方的身体,以为最美、以为最丑,自己的身体也这么执著,佛就说修净观。    第一、种子。身体夏天一天洗就...?就是种子,最初种子是男精女血的结合体。这是破我们的欲念,要超出三界先超出欲界,可是我们还得要孝顺父母,父母的慈悲还是纯洁的。至于精血,那是自己的因所感的缘,因为自己的欲念,十二因缘一念欲念才投生...

    忏云老法师

    |四念处|净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4111933174.html
  • 戒:法的基础

    。但是内观不仅净化心的表层,它是一种对心的深层手术,去净化心的最深层--- 这是烦恼生起繁衍的地方。这些是累积了无数生生世世的烦恼。即使那些相信前世的人,这辈子也累积了很多烦恼。深藏在内心深层产生烦恼的习性已经使心成为它的奴隶。这是很大的束缚。你必须把心由这束缚中解脱出来,改变这种不断产生烦恼的习性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必须对心作深入的手术。 当人生病的时候,必须到干净卫生的医院...

    葛印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5343161.html
  • 台宗性修二德探究

    清净。“戒为无上菩提之本。”《楞严经》云:“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。”戒行顺解脱,与佛法相去甚远。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藕益大师,在《遗教三经解》中说:“佛在世时,以佛以师,佛灭度后,以戒为师...云:“若有众生,多于淫欲,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,便得离欲。”此外,犹有净观等。净观是“甘露初门,一切圣人,由此人道故。”《大智度论》谈到五种,一者种子:揽父母形,以为已有。偈云:“是身种...

    释界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4660869.html
  • 四识住与修行

    受识住”,我指的是唯我独尊的“行识住”,净指的是易紧张又爱完美的“色识住”。  针对四识住,‘杂阿含’或‘相应部’都提出四念住(sati patthana)以为对  治。四念住一侧重点,可以说成观身(asubha)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,正好对比于四法印:涅槃寂静、诸受是苦、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。  涅槃寂静的寂静,原文是santa,与观身?bha不同,但两者皆指无杂染(...

    张大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3552963.html
  • 竹窗随笔——三难净土

    净缘感净土,众生心,虽有净土,何由得生?喻如十善生天,即变地狱为天堂,而彼十恶众生,如来垂金色臂牵之,彼终不能一登其阈[4]也。是故刹那金色世界,佛摄神力而依然娑婆矣。 又一人问:经言至心念...当下变成七宝庄严的极乐国,何必令众生心神向往于远隔十万亿佛土以外的极乐国?”我答说:“佛不能度无缘”,你知道吗?必须要有净缘,才能感生净土。众生心,即使有净土,也不可能往生。譬如修十善的人,能感生天...

    明·莲池大师著

    |净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057353361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20)

    第八品《静虑品》主要讲“离俗世”和“弃妄念”。弃妄念分为略说和广说,在广说当中,又分观察果报可怕、观察本体、观察因有害三方面,其中第二个是讲: 癸二(观察本体)分二:一、以同离命故观彼;二、观察具命而观彼。 子一(以同离命故观彼)分六:一、无有所贪之法;二、以贪而视应理;三、以嫉妒保护应理;四、恭敬供养应理;五、欣喜接触应理;六、以贪拥抱应理。 丑一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宣讲

    |入菩萨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23101318218.html